更新时间:2025-02-07 18:06:17
你是否曾经仔细研究过一份工程预算?表面上,每个项目的费用都清清楚楚,但当你真正执行时,各种隐藏成本像“黑洞”一样吞噬资金。
2023年,一家建筑公司在投标时计算的钢筋单价是4000元/吨,到了施工中期,价格突然飙升至4500元/吨。这意味着,如果工程需要500吨钢筋,光是材料费就增加了25万元。
材料 | 预算价格(元/吨) | 实际价格(元/吨) | 增加成本(元) |
---|---|---|---|
钢筋 | 4000 | 4500 | 25万 |
水泥 | 450 | 520 | 7万 |
砂石 | 100 | 120 | 3万 |
总计 | - | - | 35万 |
这35万的额外支出,完全不在最初的预算之内,但你必须支付。
某地产项目,最初设计的是普通玻璃幕墙,后来业主希望换成双层夹胶玻璃,理由是美观和隔音效果更好。这一改,单平方玻璃价格从300元涨到550元,整栋楼幕墙面积5000㎡,光是这项变更就导致额外开支125万元。
问题是,设计变更通常发生在施工后期,此时返工成本更高,预算根本无法控制。
工程延期一个月,看似只是晚交付,但实际上,每天的机械租赁、人工工资、管理费等都在持续消耗。以某工地为例,每天的固定成本5万元,如果延误30天,就是150万的直接损失。
成本类别 | 每日费用(元) | 延误30天成本(元) |
---|---|---|
机械租赁 | 2万 | 60万 |
人工工资 | 1.5万 | 45万 |
管理费用 | 1万 | 30万 |
杂费 | 0.5万 | 15万 |
合计 | 5万 | 150万 |
这些钱,就像流水一样从公司账户中“蒸发”。
面对工程结算超预算10%的问题,你不能只是被动接受,而是要采取有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。
聪明的施工方会采用提前锁价策略,比如在合同中约定:如果材料价格上涨,供货方必须按原价供应;如果下跌,按市场价结算。这样可以有效规避价格风险。
严格执行变更审批流程,要求业主和设计方提交详细的变更成本评估,明确增加的金额,施工方也要参与决策,确保变更是必要的,而不是“随意更改”。
在施工管理中,采用里程碑式考核制度,例如每月完成80%进度才能结算下一阶段款项,以此强制施工单位按照既定计划推进,避免因管理松散导致的延误。
某建筑公司在2021年遭遇了严重的预算超支问题,其中一个项目最终亏损300万元。吸取教训后,他们在2022年采取了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,包括:
结果?
2023年,他们的项目结算中,平均超预算幅度从11%降到了3%,成功扭转亏损局面。
超预算10%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,而是多个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。 你不能单靠“省钱”来解决问题,而是要在合同、采购、管理、工期等多个环节下功夫,构建一套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。
如果你的工程项目正在经历类似问题,不妨从今天开始,重新审视你的预算管理策略,让利润真正落入你的口袋,而不是消失在不可控的开支中。